擔當和尚有一首詩:「無事去尋梅,得梅歸去來。雪深花尚淺,一半到家開。」
這首詩只是「白描」,把「尋梅」之事平平淡淡地說出來,不加渲染。可是此詩卻有禪意,難怪說,禪也者,只是「家常日用」。所謂「家常日用」也就是平淡之意。
何以說有禪意?那是因為禪家將「心」比喻為「家」,所謂「自家面目」,也就是「本心」、「本性」。如今說尋來的梅花「一半到家開」,也就是說,只須聽其自然,甚麼事一歸到本心,也就有樂趣了。所以世間的愁苦只是現象(雪深花尚淺),回到本心,愁苦此「逆緣」也就可以變成「順緣」。
因此我們就要凡事都問問本心,不須聽那麼多的閒言閒語,是即所謂「求心之所安」。梅花到家,就自然開放。
王亭之讀這首詩時,年纔六歲。教王亭之這首詩的人,是老管家阿玉頭,這一教,影響王亭之一生甚大,所以王亭之做人幾十年都毫無大志,凡事覺得安心就去做,那就變成計劃。當然更不懂得「建立形象」,可是這樣就可以是非分明,不須說自己於心不安的應酬話,做自己於心不安的埋堆事。如是做人,惹許多是非,那也由他,我的梅花到家開矣,那管得別人喜歡梅花,還是討厭梅花。
加拿大多倫多星島日報
2008年4月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