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府人有一句俗語,叫做「眼軌轉」。這句廣府話香港人很少用,但其實很傳神。「眼軌轉」的意思,是指欣賞事物的態度忽然作大幅度變化,例如三四十年代,聽眾喜歡聽女伶,七八十年代,聽眾卻喜歡聽歌星,這便是「眼軌轉」了。繪畫是視覺藝術,用「眼軌轉」來形容欣賞趣味的變化,可謂最恰當不過。黃賓虹的山水,最大特式是用點法。層層加點,或用淡墨點在濃墨之上,或用濃墨點在淡墨之上,有時用乾筆,有時用濕筆,如此交替互用,便產生許多種不同的效果。如果再將筆法變化與墨法變化的因素算上去,其效果真可謂多姿多彩。
在黃賓虹之前,欣賞山水畫的「眼軌」,可以說盡在皴法而不在點法,不妨翻閱清代《芥子園畫傳》,裡頭介紹皴法的篇幅很多,可是介紹「點苔式」,卻只寥寥一兩例而已。甚至有人認為,點苔只是為了補皴染之不足,如果皴法用筆好的地方,便不必加點,以免遮蓋了好的皴法。
這種欣賞角度,一直成為主流,因為元代四家,清初四王都以皴法為主,習山水畫的人,能取逕元四家已經不得了,當然更談不上打破這種傳統。
民初以來的山水畫家,除黃賓虹外,筆者比較喜歡賀天健。他的山水畫,無論青綠抑或水墨,都有功力,晚年寥寥幾筆的水墨山水,尤其寫得精彩,但賀天健的畫法,卻依然未離開前人的窠臼,依然是皴法較重,點法較輕的傳統。
有了黃賓虹的山水畫,欣賞者的「眼軌」便不得不「轉」,黃賓虹真可謂開一代風氣。
有些年青一代的山水畫家,可能受黃賓虹影響,便用重彩來加點,由於所用的是不透明的色料,因此只能點上各種不同顏色的點,由黃至青,以綠色為中間色,雖然亦有特殊效果,但境界則離黃賓虹遠甚。理由很簡單,色點不如墨點耐看,尤其是不透明的色點,少了「破墨」、「積墨」的效果,此其一;點法的用筆,功力不及黃賓虹。黃賓虹的點法,完全由篆書隸書而來,此其二。
不過無論如何,用點已經成為山水畫的風氣。即使以「現代」作為標榜的人,亦不得不突出畫面中的點,點得好壞是另一回事。筆者以黃賓虹的山水為例,拿出來談論,目的是想說明一個事實,要打破傳統,並不是不可以,可是其所用來打破者,卻必依然以傳統作為基礎。例如黃賓虹的點法,就絕對不是一空依傍,為前人山水畫所沒有的因素。由傳統來,以至脫離傳統的束縛,另外寫出一種面貌,便已經是不世出的畫人。
大凡一代名家,他的作品,皆足以令欣賞者「眼軌轉」,然後才稱得上開一代的風氣。就近舉例,不妨看看高劍父的畫。嶺南派的畫如今已成熟品,我們今日看高劍父的畫,也許沒有一種震憾感,但當他的畫作初出面世之,的確可以稱為驚世駭俗,許多恪守傳統的畫人,因此對其畫法加以抨擊,以致展開一場論戰,如果不驚世駭俗,論戰便不必發生了。高氏的作品,自然堪稱開一代風氣,而其特色,亦無非是由傳統入,自傳統出而已。
另舉一例──高氏的畫法,源自二居的「隔山派」,二居用「撞水」的方法來寫枝,只不過小品而已,一寫大幅,便覺得瑣碎。可是高氏的「撞水」,竟能與意筆配合,因此大筆淋漓,氣派便勝乃師。這即是入傳統,出傳統的一例。
信報
1990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