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迦答彌勒,先讚他能「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」,由是令眾生:1永斷輪迴;2心悟實相;3具無生忍。此三者,即是觀修如來深奧秘密微妙義所得之果。下來所答,實亦具此義果而說。
釋迦先說輪迴根源,實由「種種恩愛貪欲」,例如四生「皆因婬欲而正性命」(由淫欲而得性命之正),所以便即是以「愛為根本」,因為「由有諸欲,助發愛性」。輪迴的根源便以「愛欲為因,愛命為果」,以此因果,即可以分輪迴性。輪迴性說為三種,惡種性生下三道、善種性生上三道、增上善種性得增上善果。這便是三種輪迴,未成聖道,因為他們都有貪欲與愛渴。
關於增上善種性,應該略說。此種性知道諸愛可厭,所以「棄愛樂捨」,那便是修四禪八定來捨離愛欲,可是卻依舊不能得到解脫,因為他們只能捨粗身而成細身、捨粗心而成細心,依然有身心,有身心便不能成無為,只能於有漏有為法中得增上善果,是故不能於無漏無為中解脫。
上來答第一問竟。
答第二問,先說菩薩的示現,他們在世間示現,並非以愛為本,只是以慈悲令眾生捨愛,示現貪欲相而入生死輪迴。在《華嚴經》中說善才童子的五十三參,便已詳說菩薩的示現,即使現為貪、瞋、癡相,亦只是以慈悲令眾生捨愛。
欲知菩薩修圓覺有幾種差別,便須先知眾生的差別,眾生有五種姓:凡夫種姓、二乘種姓、菩薩種姓、不定種姓、外道種姓。此五種姓皆有二障,只是深淺不同。二障者,一為理障,即所知障;一為事障,即煩惱障。由理障妨礙正知見,由事障令生死相續。
佛即由二障說五種姓──
1 凡夫種姓:二障未得斷滅,未能成佛。
2 二乘種姓:只除事障,未斷理障,故未住菩薩地。
3 菩薩種姓:發願斷除二障,二障伏時入菩薩地。其後永斷二障,即入如來微妙圓覺,得大菩提及大湼槃。
4 不定種姓:眾生入道依根器,依根器而作因地法行,所以或入緣覺,或入聲聞,或入菩薩道,且有頓漸分別,是故說為不定。雖然不定,但終能現證圓覺。
5 外道種姓:遇邪見師不得正見,是名外道。
依此五種姓差別,修圓覺便有五種差別,因為凡夫與外道種姓亦能始終證得圓覺,所以釋迦將凡夫外道列入人天乘。凡夫只修福報,說為人乘;外道修天,說為天乘。是故佛教徒不應輕慢眾生,因為眾生始終得證圓覺成佛。
上來答第二問竟。
答第三問,當設幾種方便教化眾生,釋迦只說一種,即令眾生入菩薩道,如是即不成不定種姓,亦不落二乘劣道、外乘邪道,是即五種姓都歸入菩薩種姓。
是故「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,開發未悟」,如是即是善巧方便。然則如何入世呢?便是「乃至示現種種形相,逆順境界,與其同事,化令成佛,皆依無始清淨願力。」如是即是菩薩入世的善巧方便。
至於眾生,則應發菩薩清淨大願,願得依止善知識,不值外道師與二乘師,如是「依願修行,漸斷諸障,障盡願滿,便登解脫清淨法殿,證大圓覺妙莊嚴域。」這是末世眾生的善巧方便。
上來答第三問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