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問王亭之,「彌」字究竟怎麼讀?
廣府話的口音,一向讀之為「離」音,此如「彌撒」、「彌敦道」;有時書面音亦讀為「離」,如《周禮‧春官》:「彌災兵」,廣府人即讀之為「離災兵」。
然而於書面音,廣府人又讀之為「微」,如《漢書‧司馬相如傳》:「彌山跨谷」,此彌字解為滿,改讀為「微」。
古翻譯音亦讀為「微」。此如「彌勒」、「阿彌陀佛」,「彌」是mi 的譯音,故讀為微。但現代譯音則非讀為「離」不可,因為是na 的音譯,如彌敦道的「彌」。
微音無爭拗,對於「離」音,宣揚病毒音的人則視之如仇讐 非讀之為「微」不可。由是彌撒變成「微撒」,完全不理人家的宗教情緒;彌敦道變「微敦道」,侮辱香港人。
其實「離」音乃由古代「彌」、「弭」二字相通而來,當解作平息時,二字可以互通。所以《漢書‧李廣傳》:「弭節白檀」可作「彌節白檀」。廣府口音將「弭」唸為「離」,因此「彌」,也就唸為「離」了。
至於「弭」的書面音為「敉」(迷的去聲),何以轉口音為「離」,當年可能是誤讀,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,不能改,只能指出它有一個書面音。否則「弭補」或「彌補」都成怪音。
加拿大多倫多星島日報
2007年4月1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