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《易經》的訓詁,近人有成就者,唯李鏡池與高亨二家,高氏的書甚流行,其所著《周易古經今注》影響力甚大。高亨用「樸學」的觀點,為卦爻辭一一梳扒訓詁,居功甚偉,大陸四十年來關於《易經》的著作,唯《周易尚氏學》及高氏書而已,其餘比附歷史,甚至用唯物史觀來說易者,皆不足道也。
《周易尚氏學》完全根據卦象,繼承漢代的易學路線,而且用《焦氏易林》來研究《易經》。焦氏乃漢代經師,由他的觀點,可以研究出許多前人未說明的卦象問題,因此跟高亨所走的訓詁路線完全不同。
不過《周易尚氏學》並不易讀,而且說卦象又不及訓詁文字之易於討好,所以尚秉和先生的書,便不及高亨的書流行,真可惜也。
兼且,近年研究《易經》的人,又興起一片「掃象」的風氣,台灣如是,大陸亦如是,他們認為「卦象」這種東西,是漢代人胡亂搞出來的,而且從來無系統著述,因此大可不必理會,不如用社會學、歷史學、人類學之類的新觀點來研究《易經》。這種風氣一流行,「尚氏學」就更加冷門。
實際上,研究卦象難,利用《易經》來作文章則易,此所以「掃象」的風氣一經提倡,便立時風起雲湧,人人皆用此來寫自己的文章矣。在台灣,甚至有人專研《易經》與「三民主義」,真可謂聖之時者也。不過大陸亦不讓台灣專美,那種「唯物史觀」,頂他不順。
近年出版關於《易經》的書不少,對初學而言,讀此兩本便足,一者知卦象,一者明訓詁,雖非盡善,亦踏脚有石矣。再求上進,則當然還有許多好文章非讀不可,如于省吾的文章,時時擲地有聲。